Wednesday, June 20, 2012

你的時間在那裡,成就就在那裡


聯華電子總經理吳宏仁談-「你的時間在那裡」




40歲以前,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,升學讀書升學讀書...,建立自己基礎。在父母親友、社會價值影響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育。


選擇讀書,應該一鼓作氣,在您尚未進入產業時,能讀多高就多高,畢竟何時進入產業,您都是社會新鮮人。


但是一旦您已經有工作經驗而又有心進修,當然管道很多,相對的掙扎也多。 因為您不知現在的年紀、條件、資歷、、、再去做進修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?


如果,您認定一輩子要當上班族,學歷對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。 否則,時間寶貴,不容許您再走錯路。


20~25歲,您要懂得掌握與規劃自己的未來,決定了就是一條無悔的不歸路。


剛得到法律付予您的種種權力,相對的您要盡您的義務及學習面對責任的承擔。


這時候的您,是喜悅、矛盾與痛苦交戰,喜悅來自於開始被賦予一些自主權,矛盾來自於父母割不斷的臍帶關係,痛苦的是開始要嚐試錯誤。


您要開始為自己未來規劃,如升學、就業、感情、、、拿回自己對人生的主控權,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響的去搖擺自己的未來。


【學會人際關係,多認識積極的朋友,十年後這些朋友都將是產業的中堅】


25~30歲,您像一塊海綿,努力吸收也甘心被壓榨,為的只是自我的成長。


這時候的您,應是工作取向,薪水待遇。升遷調職您應該是斤斤計較。


因為唯有努力付出,相對的您才敢積極爭取,社會新鮮人的動力應該讓您衝出自己的一片天,也因為沒有經驗,所以不懂挫折。


因為資源不多,所以一切盡人事,聽天命。現在的您: 領取別人的薪水,學習別人的經驗,付出自己的青春,建構自己的未來


【學會累積經驗,接觸機會,良師益友的提攜更是提昇您成長的大利器】


30~35歲,您要學習判斷機會、掌握機會,不能再有嚐試錯誤的心態。


這時候的您,應是事業取向和家庭取向,工作應該從體力轉換為腦力。


您應該看到的是遠景,而非現況,面對的是寬廣人生,而非侷限於自我。


結婚是許多人面臨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擇,面對婚姻,很多人以為結婚就是一個責任的結束,殊不知正是學習的開始。


就像一些剛上市上櫃公司,以為目標達成了,忘了自己的企業責任,忽略本業。反而是一個惡夢的開始。


人的本業不就是經營自己的家庭,賺錢的目的不就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但這可不能成為忽略家人的籍口,一個經營不好家庭的人,縱使賺到全世界,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聲,在他的人生的這個圓,永遠有一個缺口。


家應該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、動力來源和堅強後盾!


【時間管理,轉化心境;轉化用頭腦去工作,不要用身體去工作】


35~40歲,您要享受給人希望,功德無量的格局。


這時候的您,應是企業取向,工作只是一種休閒,更可轉化為對他人的責任。如果您專注於研究,您應該不只窮畢生之力。


24小時不眠不休的去做苦力您應該有成立研究機構,帶領一群人做更多研發的雄心壯志。


如果您是企業主管,您應該不只停留在汲汲營營,斤斤計較,您應該有能力擔負主導周遭員工、家人,帶領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。


格局的大小,會影響您成就的多少,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,而非被影響的人


【不論目前您多風光,多有成就。在您心中是否畫得出十年後你?】


靜心思考!我們現在所有努力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父母、另一半、小孩、、、?工作,不應該等於是人生,更不應該是需經營一輩子的事。


試問健康、財富、自我成長、人際關係和時間自由,什麼是您努力工作的動力?我相信沒有人願意放棄任何一點。這些正是促使我們年輕人前進的動力。十年後,您是提早完成它?還是提早放棄它?



【寧可因夢想而忙碌,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】


我看週遭有太多優秀甚於我數倍的朋友,可惜的是終日汲汲營營,投入更多的時間、精神、資源,卻沒有享受到應得的代價,原因無他,努力錯方向,找錯機會,拒絕機會而已。


Jordan打了一輩子的籃球,是很難在棒球場上找到自己的舞台。


不要讓忙碌蒙蔽了您的雙眼再回頭:廉頗老矣,尚能飯否?


【你的時間在那裡,成就就在那裡】


當您一個人成功,您只享受到一個人的快樂!懂得分享與付出,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:周遭的親友因您的成長而提升,不論是精神或物質。


真正的成功來自於:周遭的親友因您的付出獲得改善,給人希望功德無量。 我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,尚沒能力普渡眾生,但是,我們可以發揮一己之力,對親友,對那些有緣相遇的陌生朋友。


伸出您的手,在他們需要的時候! 太多人在等生命中的貴人,聰明如您,何不先從幫助他人開始?http://citytalk.tw/bbs/43919-你的時間在那裡,成就就在那裡

Tuesday, June 19, 2012

50歲你將變成什麼樣的人?想過什麼樣的日子?


http://citytalk.tw/bbs/43762-50歲你將變成什麼樣的人?想過什麼樣的日子?10歲的時候,希望快點長大,可以談戀愛,可以騎車兜風不被碎碎唸;

20歲過後,希望快點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,最好在30歲左右擁有一間小套房,40歲之前當上CEO。

人生似乎就是這樣,在不斷縮短的跑道上,在注定變老的節奏中,眼看著歲月如沙漏,少年時期等待暑假到來的日子可能只有一個禮拜,卻像十年那麼久;而30歲過後的十年,卻又像一年那麼短。

尤其離開校園、成為上班族之後,時間座標不再由學期與寒暑假切割,而是由年資與經歷計量,感覺上,蒼老的速度來得既凶猛又無情。

職場前十年,工作狂熱與升遷誘因或許讓人卯起來衝刺,接下來的十年,有人收割,有人反芻,也有人重新起步。當工作不再只是收入與成就感的唯一宿主,生命除了打卡、升官、業績、進度、紅利之外,是不是還有什麼夢想,等著你去闖一闖呢?

最近,很多人都在談論一部電影,「The Day After Tomorrow」,對於未來,也就是明天過後,雖然有諸多不確定,但有些事,總可以提前想想的。

我很喜歡看詹怡宜製作主持的「一步一腳印」,之前,我曾經讀過一篇報導,敘述詹怡宜製作這個節目的動機,她曾經有機會成為許多記者羨慕的晚間新聞主播,也曾經在收視率與理想之間掙扎,最後她選擇卸下螢幕前的濃妝,換下套裝與高跟鞋,跟著一群喜愛鐵道的高中生搭普通車探訪東部最接近太平洋的小站;或蹲在田間跟一個執著將草莓移民到東部的阿伯談論箇中酸甜滋味。

某集節目介紹兩個奇特的人,一位從平面媒體攝影記者退休、現在是領有國際執照的專業爬樹人,他在樹上觀察鳥類棲息,觀察樹木紋路,也協助遲緩兒透過爬樹的訓練,增加他們的自信心;另一位則是老鷹守護者,他不看電視,長年赤腳不穿鞋,講起基隆地區的老鷹,目光炯炯有神,撰寫專業生態記錄報告,是他最主要的收入來源,日子過得清貧卻自在。

爬樹人在正規職場退休之前,就已經盤算好出國接受訓練的計畫,而老鷹職人也早就決定把觀察自然與鳥禽當成終身志業。不曉得是不是節目刻意安排,這兩個離開職場之後,反倒走進人生的「特殊人物」,恰好都過了50歲。

當我們以為那些被媒體吹捧的菁英新貴才是楷模時,卻忽略了這些在島嶼生活、「安靜,卻幸福的窮人」,其實才令人羨慕,於是我開始思索,50歲以後,要變成什麼樣的人。

許多人在職場環境中,也許像詹怡宜一樣,曾經有機會坐在同儕羨慕的位置上,很拚,很辛苦,在業績或收視率的數字間搏命。職場前二十年,或許要成家,要養小孩,要付貸款,工作是保障,也是飯碗,不是率性就可捨棄。可是,二十年過後,早婚的人,小孩也許成年,不婚的人,手頭積蓄可能不差,至於晚婚的人,養兒育女的擔子雖然還未卸下,但職場人力汰換的齒輪可能在幾步之隔的身後頻頻追趕,除非你是張忠謀、王永慶、或是許文龍,否則多數人在50歲前後,大都面臨一個問題,就是職場角色轉型。

50歲其實還很年輕,但無形中就是一道殘酷的門檻,倘若在這之前跨進領導核心,就是菁英,在這之後還在中下階層浮沈,很容易就遭到後輩排擠,成為怪物。許多人因此感覺失落,總是拿過去的光輝歷史當成嘴邊反覆憑弔的素材,不知不覺,成為自怨自艾的白頭宮女。

可是,越來越多人懂得在這個微妙的渡口,替自己的人生轉個彎,遠離高速折舊的場域,做開心的事情,不必過度動腦,不必心力交瘁,夠溫飽就好。

也就是說,很多人在公司強迫他們退休之前,就打算好怎樣將公司fire掉了。

有個45歲的朋友,寫了將近二十年的會計程式,腦汁都快搾光了,她說,50歲以後,她要去住家附近的生鮮超市當收銀員,那些抓程式bug、聽user抱怨的日子,她是怎麼都不願意繼續了。

另一個剛過39歲生日的朋友,長久在廣告界賣命,他已經看好故鄉大溪一片地,打算50歲過後,在那裡開闢一處昆蟲復育博物館。

而不到40歲就接下外商公司財務長的朋友,早就決定50歲以後,當一個專業國家公園嚮導,那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。

我居住的社區,有一位笑口常開的管理員,他曾經是一家中型成衣廠的負責人,收入最多的時候,都在跟不斷到期的支票賽跑,50歲過後,他結束工廠,脫掉西裝,應徵管理員,收信、澆花、看門兼打屁,事業雖然結束,但人生仍舊繼續。

就好像「一步一腳印」報導中的爬樹人與老鷹守護者一樣,從企業體退場的人,頭銜、薪資、配車、休假、分紅,可能不是成就感的來源,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,似乎比較重要。

也許你才25歲,也許剛過36,以為50歲以後的人生,還很遠。但是想想看,農曆新年是不是剛過,可是下一個春節,很快就來了,50歲,其實不用等太久。

50歲!你即將變成什麼樣的人?想過什麼樣的日子?

有空,不妨想想吧!

Tuesday, June 12, 2012

你听说过信封存钱法码?


信封存钱法其实就是给自己以强制储蓄的习惯,在领到自己工资的第一时间把公司分作4份放入不同的信封里:
1、在收到每个月的工资后,把当月要花的各项开支事先作出预算,如购置新衣服需要多少钱,人际交往需要多少钱等等


2、然后把每笔钱放在不同的信封里,如买衣服时只能动用“服装”信封里的钱,外出就餐时只能使用“外食”信封里的钱。


3、专款专用,保证不超过预算,就不会月光,而且每次消费时,设置心里防线,只能动用每个信封里80%-90%的专用款,到月底时有了结余,就有了成就感


4、如果您认为在信封里放现金不方便,也可以塞进去小纸条,写明预计的钱数,然后在每次消费后,记着做一下减法,如果这个数字快为零时,也就是该适可而止的时候了,否则就会超过预算。

给购买制定一个缓冲期 ,在你想购买某种物品时,如果不是生活必需品,最好在买之前等待一段时间,给自己24小时的考虑时间,走出商店,回家,睡一觉,如果你再三考虑后觉得这件物品是很值得
拥有的,那么就去买下它。 那么,当我们年终盘点资产的时候,口袋里就不会只有那少的可怜的银子了。

其实,“花钱”也是一门艺术,巴菲特说过,一个人上班挣钱的时间,一天只有8小时,而一个人通过理财挣钱的时间,一天却有24小时。当我们睡觉的时候,我们的钱还在继续帮我们生着钱,何乐而不为呢


一个人财富的多少,是由他挣钱的能力和理财的水平共同决定的。

Tuesday, June 5, 2012

巴菲特小叮嚀


投資的黃金法則:
1,不要老想著買熱門股票。
2,不要急著賺小錢。
3,除非很有把握,否則不要為別人的錢負責
巴菲特潛力轉能力小叮嚀
如果你不肯犯錯,就無法做出決定。
仔細觀察形勢,找個可以達成的目標,不要好高騖遠。
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,重點是事實與真相,別受外界雜音干擾